騰訊官方首次發布微信用戶數據

服務號10月23日在騰訊全球合作夥伴大會微信分論壇上,微信團隊對外做了“微信·生活”的分享。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從微信視角來看看中國人的喜怒哀樂、衣食住行。以下是報告的全文,你的感覺是這樣麼?

  • 60% 微信用戶是年輕人(15 – 29 歲);
  • 年輕人平均有128 個好友;工作後好友會增加20%;
  • 58% 異地通話是年輕人;
  • 年輕人購物高峰是在早上的10 點和晚上10 點;

微信9 月平均日登錄用戶達到5.7 億,這個數據略驚人。

微信在城市滲透率方面,一線城市滲透率達到93%,二線城市為69%。在三到五線城市,微信滲透率不到50%,仍然較大的增長空間。

城市渗透用戶活躍高峰相比去年的晚上10 點30 分提前到了10 點。

用戶活躍高峰紅包參與人數最多的是中秋節,其次是七夕節。以後是不是一到節日就到發紅包。 「11.11」快到了,請發紅包慰問小編我!

七夕節

用戶分類上90後愛看娛樂八卦,80後喜歡國家大事,60後熱衷雞湯文化。 70後乾嘛去了……

用戶分類微信眼中的的「典型用戶的一天」。

典型用户每天通話280,000,000 分鐘,平均每個用戶是多少分鐘,幫我算算吧?

通話想知道你是第幾位微信紅包用戶?長按識別二維碼吧。

二維碼轉: 腾讯官方首次发布微信用户数据

馬雲、王健林:談未來趨勢,互聯網不是一個行業而是一個時代!

互聯網1、未來商業呈現“大平台+小而美”格局。要么生態,要​​么融入生態。

BAT(百度、阿里、騰訊)等互聯網企業,以及小米、樂視、海爾等產業型的互聯網企業,都在試圖打造大互聯時代的基礎設施,構建新商業時代的流量入口和底層生態。

萬達在傳統商業裡面已然是一個生態,但在互聯網的流量經濟中,要面臨與新生態阿里系這樣互聯網企業重新劃分用戶場景。如果對抗,兩敗俱傷;如果融合,則有機會建立起圍繞用戶生活場景的完整生態圈。

阿里在投資銀泰,萬達也在搞騰百萬,其實大家心裡都清楚。對於傳統企業而言,必然都會嘗試與流量型的平台進行合作,進而搶占更多的用戶入口。

選擇做內容還是做平台?將是很多企業商業模式面臨的第一個選擇。

2、傳統零售行業轉型邏輯:一切場景皆渠道。

未來還需要線下門店嗎?這個問題估計很多人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即使回答出來,也不見得理由足夠充分。沿著零售產業的本質去看,這個問題就非常簡單。

零售環節,在傳統商業環境之下的核心價值是打破信息不對稱。通過層層分銷和線下門店進行商品流通、展示和交付。互聯網出現之後,進一步打破信息不對稱,重新建立信任規則。使得傳統零售模式一定程度失效。

不是門店不需要了,而是單純展示標準化產品的銷售型門店不需要了,因為這部分職能被更高效的互聯網平台給替代了。但是體驗型的門店、便捷性的門店可能存在,因為消費者依然有這樣的需求和生活場景。所以百貨大樓可能沒有前途,但是文娛體驗型門店可能存在。其佈局邏輯一直都沒變:圍繞用戶生活場景展開。

萬達增加體驗型業態就是這樣的邏輯,樂視佈局線下體驗門店也是這樣的邏輯。

Big Data3、未來產業劃分方式:基於用戶和數據,自定義產業邊界。

阿里是一家甚麼類型的公司?小米是什麼樣的公司?樂視又是什麼樣公司?

好像我們很說的清楚。原來對於產業邊界的劃分方式是根據產品,做手機的就是手機公司,做汽車的就是汽車公司。未來不見得是這樣的邏輯。未來會出現很多跨界打劫的企業,其打劫邏輯是什麼?搶占用戶、搶占數據、搶占人才,自定義產業邊界。

比如,未來小米很可能就是一個家經營年輕人的生態公司,順豐有可能就是一家經營社區生活的生態公司。未來你是哪個行業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掌握了這個產業的關鍵資源。用戶和數據將成為未來商業至關重要的資產。

4、數據化生存:要么數據化,要么滅亡。

馬雲說:其實互聯網並不僅僅就是上一個網那麼簡單,我覺得未來機會,是共同合作,共同打造未來,互聯網經濟把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聯合一起。只有這兩個結合起來,才是真正的贏。

這兩者結合起來,其實就是數據化。互聯網技術涵蓋物聯網、智能硬件、可穿戴設備、大數據、雲計算、工業4.0等等,眼花繚亂的背後本質,就是數據化。數據化的產品,數據化的營銷,數據化的管理,數據化的供應鏈。 “未來的製造業會發生巨大的變化,未來的機器會思考,未來的機器會講話,未來的機器會交流,未來的機器會想像,這是我們在未來三十年,這個世界會面臨巨大的變化”。

Ideas5、生態型公司的商業模式:終端-應用-平台

王健林說:萬達O2O主要做三件事。一是智慧廣場,增加線下消費者的體驗感和黏性。

二是做大會員。三是做大數據。最後通過互聯網金融變現。可廣泛吸引投資者,甚至眾籌的方式,一起經營萬達廣場。萬達每年有近5億的活躍用戶,可向他們放貸。發放“萬達萬能卡”,可以在萬達店裡消費,不繳年費,可參與積分返現。

萬達通過智慧廣場方式採集用戶數據,通過大會員打通和大數據的積澱,很自然就會過渡到用戶數據運營的商業模式。這個邏輯是很典型的互聯網生態模式。阿里巴巴提出的“平台-數據-金融”就是這樣邏輯,小米、樂視、京東這些生態公司也都是這樣的邏輯。

終端,作為入口,搶占更多用戶規模;應用,增加交互,持續沉澱粘性;平台,沉澱數據,衍生更多商業模式,比如金融。

劉強東說:未來十年京東70%的利潤來自金融。就是很典型的邏輯。

6、互聯網轉型最難的不是技術,是組織基因,是思維慣性。

如果你是一個90後創業者,你壓根不用考慮轉型的問題。因為,你根本還沒成型。

如果你是一個浸淫商業多年且小有成就的60後企業家,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基本成型,那麼意味著你接受新的變革就沒那麼容易。特別是轉型之後的商業模式變化會帶來既得利益調整的時候,有些人真的不太容易轉身。万科郁亮說:轉型路上最大的阻礙不是無知,而是傲慢。我們去年給幾個大型傳統企業操刀互聯網轉型業務的時候,深刻地感知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所以我們常說:傳統企業互聯網轉型,必然是一把手工程。老闆不來聽課不能認識到互聯網的價值就指著組織轉型成功的概率幾乎為零。

當馬雲問王健林互聯網轉型準備付出多大代價的時候,我想起了“來往”這款產品,馬雲佈局移動端攻堅來往的時候,也曾經信誓旦旦要不惜一切代價挑戰微信,最後還是不了了之。即使強大如阿里,同樣也面臨組織基因和組織慣性的問題。

Ideas27、人才將成為傳統企業互聯網轉型唯一引擎。

馬雲說:15年來,像我們這樣的互聯網企業,所付出的巨大的代價和錯誤是沒人想像的。我見過很多工廠,晚上10點鐘除了機器在轉,沒有人在轉。而互聯網公司,過了12點,都是人在挑燈夜戰。

我們經常說互聯網企業的作息制度是996(早九點到晚九點,從周一到週六),更有甚至是007(自己意會吧)。一個朝九晚五的企業與一個每週工作80小時的企業PK,哪個更有競爭力?

万科強調:人才將是万科唯一的資產。最近發文鼓勵內部員工辭職創業。不難看出其對人才戰略的重視。和君董事長王明夫也經常講到企業互聯網轉型的關鍵動作:重倉年輕人。

在不確定的時代,要解決不確定的問題,靠什麼?只有聚合最優秀的人才,才有事業的未來。

8、互聯網不是一個行業,而是一個時代!

 “互聯網+”的本質是什麼?是互聯網技術、互聯網模式、互聯網思維對傳統產業的綜合影響。馬雲說:O2O是一個偽命題,互聯網要把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結合。我一直也是這樣認為,所謂O2O,即線上線下的結合,其本質就是數據打通。互聯網技術最重要的價值是作為基礎設施改造各類傳統產業。

我們看到的新浪、搜狐、網易這類企業,其更像是互聯網化的媒體公司,京東、一號店、唯品會更像是互聯網化的零售公司,去哪、途牛更像是互聯網化的旅行社。這些行業的價值創造和價值傳遞環節以信息流為主,所以他們成為了第一批互聯網公司。現在互聯網已經成為各類產業的底層架構,就不會再有純粹的互聯網行業、互聯網企業存在了。因為所有的行業、所有的企業都將互聯網化。

我非常慶幸生在這樣的一個偉大的時代,能夠見證時代的波瀾壯闊。我們也會繼續與傳統企業攜手,助力其轉型升級,順勢而為,乘勢而起。

轉: 马云、王健林:谈未来趋势,互联网不是一个行业而是一个时代!

 

騰訊的流量生意

腾讯互聯網的生意,本質上都是流量的生意。作為國內社交領域巨頭的騰訊,正在通過其旗下的廣點通,讓這種模式進化出無限可能。

互聯網的生意,本質上都是流量的生意。 QQ空間的信息流廣告稱之為“刷榜神器”,微信朋友圈信息流廣告剛剛內測,就引發曬廣告的討論熱潮。事實上信息流廣告並不新鮮,2006年由Facebook最先推出,目前已經運用至Twitter、新浪微博以及QQ空間等社交產品中。

流量生意的本質就是將流量價值最大化。儘管流量本身並無區別,但流量之間的質量會存在不同,比如汽車社區廣告價格通常會高於文學網站,門戶的Banner廣告往往會高於文字鏈接。如何將流量在不同位置、展現形式上的價值最大化,如何賣出更高的價格,都是影響未來的微小細節。

如何讓流量價值最大化,正是騰訊流量生意的核心。

SocialMedia社交廣告爆發
當QQ空間、微博、微信等​​各大流量巨頭們開發出越來越多廣告位時,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卻花費高昂的代價砍去了Facebook頁面上絕大部分你能看見的廣告位。不難發現,當各種網頁底部正被廣告填滿時,Facebook右側的廣告欄變成了“你可能認識的人”,最右側的小廣告也變成了用戶通訊錄。

對比營收,儘管Facebook砍去了大部分廣告位,但廣告收入佔總收入的90%以上,移動廣告佔比66%,在最新發布的2014年三季度財報中,淨利潤同比增長90%。增長的核心點來自於社交廣告。

社交廣告如何創新才是騰訊可以區別於其他廣告系統的根本。核心是戰略思維上,是否將社交的概念運用到了極致。微信真正強大的流量變現能力,隱藏在朋友圈中,如今朋友圈廣告已經開始內測。事實上,QQ空間正是騰訊內部最早的嚐鮮者。

QQ空間的信息流廣告效果出乎意料。一位業內人士爆料,美麗說用戶的爆發階段是在2012年到2013年上半年,由於QQ空間推廣政策放寬,每日投廣點通40萬到50萬人民幣,很快獲得了認證空間粉絲飆漲,有效刺激了成單率。

隨著創業浪潮的興起,那些極早抓住廣點通的嚐鮮者為QQ空間的信息流廣告取了一個暱稱:“刷榜神器”。因為廣點通在前期做開放試點時,由於效果佳,可以在短時間內拉起來很大的下載量,被很多開發者盯上,很多APP藉此一舉登上APP Store前十。

一位教育行業的APP開發商在8個月內已經進展到了B輪融資,而將B輪融資的一大半花費在了廣點通上,因為這種既便宜又精準的方式很快帶來的用戶量而進入APPStore的下載排行,迅速形成滾雪球之勢。

在移動互聯網發展初期,由於APP應用極少,好APP通常可以使用APP Store和安卓商店的榜單來推;而在2011到2012年,限免和破解應用都是打榜利器,微博營銷號也風靡一時,直到蘋果封殺刷榜應用以前,APP Store的刷榜依然是營銷的大殺器。但隨著門戶廣告沒落,應用渠道分散化,已經很難有一個渠道所向披靡,廣點通成為了開發商們的新寵。

同時,創業潮的興起既促進了長尾應用市場的繁榮,創投資本活躍,熱錢進入到創業企業中,這使得移動APP市場整體的廣告預算變多,客觀上促進了廣點通的發展。幾年以前,Face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看到了廣告的未來,其核心價值並非只是效率和精準推薦,於是花費高昂的代價砍去了Facebook內部大部分用戶可以看見的廣告位。真正的廣告是最不像廣告的廣告,而看起來更像是你的朋友圈,於是Facebook花了很多心思在廣告系統的設計上,如何讓廣告變成你會喜歡的信息流。這也正是廣點通目前在做的。

好友廣告進化論
騰訊公司副總裁彭迦信把互聯網廣告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諸如新浪、搜狐等門戶網站的Banner的廣告圖,不管用戶是否喜歡都會看到;第二階段是搜索時代,在用戶有需要的時候主動搜索,即百度模式;第三階段是從用戶角度考慮,根據用戶需求,在合適的時間和場景中展現出來,如果用戶真的感興趣,就會點擊了解細節。這類的效果廣告,正是廣點通在做的。

效果廣告在市場營銷圈子裡已經不是一個新鮮話題,它的技術算法和定價模型已經從PC時代繁衍至今逐漸成熟。

廣點通最早是騰訊內部的閉環生態廣告系統,在騰訊推出開放平台戰略時,為騰訊自己的遊戲爭取QQ空間的廣告位。後來也為騰訊自有電商拍拍網、開放平台上的開發者提供內部展示廣告位。

然而,騰訊生態體系中的外部商家也有流量需求,廣點通開始逐步向外來資源開放流量。比如拍拍網上的賣家要開一個店,會願意在拍拍網上買廣告位推廣,由於拍拍網自身流量有限,廣點通與拍拍網會有一個內部機制,將拍拍網上的外部賣家利用QQ空間的廣告位來展示廣告。

如今,廣點通的廣告資源從QQ空間擴展到了更多方面,例如QQ、QQ音樂、騰訊新聞客戶端以及微信等等,且已經擁有了過百億的流量。

隨著騰訊入股京東、58同程和大眾點評,騰訊正在將這些內部流量開放出去。如今,騰訊通過廣點通在京東、大眾點評和58同城上,正在嘗試類似於與拍拍之前的廣告合作模式,將這些電商和O2O的商家納入騰訊的廣告體系。之前騰訊與1號店和唯品會的合作轉化率已經超過了任何一種傳統廣告平台,成為電商行業可以復制的標杆案例。

這也是流量貨幣化的過程。比如拍拍到底在QQ空間的推廣中佔用了多少內部資源,一次微信廣告曝光與QQ空間廣告曝光到底各值多少錢,以前騰訊內部很難統計這些跨部門的資源價值。但在廣點通接入以後,內部資源的價值得到了更好的換算。流量貨幣化之後也可運用到騰訊的投資併購中,比如開放給被投企業的流量資源也可以換算成價值。

qq彭迦信認為,相比於傳統的效果廣告,騰訊的優勢有三點:

一是騰訊擁有QQ、QQ空間、微信、QQ音樂、QQ瀏覽器、騰訊新聞客戶端等6、7個1億以上用戶數的App,從大數據的角度來說是最廣的。也就是說,只要一個人上網,無論他是開蘭博基尼還是賣酸辣粉,你都可以通過騰訊定義到這樣的目標用戶;第二,單獨成立效果廣告平台部(廣點通),在研發上大力投入;最後,騰訊媒體事業群也積累瞭如寶潔、可口可樂、聯合利華等內部資源,對整個廣告行業有理解並且擁有較多的品牌廣告主積累。

而在所有這些優點中,彭迦信認為Facebook最成功之處,是全公司都非常聚焦廣告平台業務,並且只在後台做一個效果廣告系統。因為效果廣告需要很多技術積累,並且需要通過大數據分析用戶屬性,統一的效果廣告系統更方便將用戶數據全部用起來,實現進一步探索挖掘。

破局的兩個關鍵問題
在流量越來越分散化的移動時代,廣點通想快速發展需要解決兩個關鍵問題:一是騰訊各部門開放的更多流量資源;二是如何吸引優質的廣告主,無論是行業廣告主還是品牌廣告主。

流量池是否足夠大,這取決於騰訊是否願意開放更多廣告位置給到廣點通。 “移動聯盟也是廣點通獲取更多上游流量的新嘗試。”騰訊廣點通副總經理馬軼群進一步解讀。

2013年6月,廣點通移動聯盟內測上線,2014年初其流量規模達到日均2億、10月過6億,“截至2014年12月移動聯盟的流量規模已經突破8億,收入較2013年漲了15倍。” 廣點通移動聯盟流量拓展負責人程斌介紹說。

WiFi萬能鑰匙是廣點通移動聯盟中最大的流量貢獻者之一,每月通過廣點通收入近千萬。其副總裁李磊透露,在選擇移動聯盟時,最關注的問題是單價和填充率。

“廣點通的精準推薦還是很不錯的,因為數據來源是微信和手機QQ,這兩個渠道對用戶畫像的描述比較精準。”李磊說。他曾經與兩個朋友比較他們在自己產品上看到的廣告,一位是汽車發燒友,推薦的是汽車廣告;還有一位剛剛結婚,廣點通顯示的廣告是母嬰類的APP;而他自己很熱衷旅遊,推薦的是旅遊廣告。

流量資源的另外兩大利器是QQ空間和微信流量資源的拓展。在騰訊2014年2季度財報中特別提到:
“QQ 空間手機版效果廣告帶來有實質貢獻的收入,此外,我們在選定微信公眾賬號試推文字鏈效果廣告。”

微信是廣點通拓展上游流量,也是拓展品牌廣告主的一次有力嘗試。

杜涵是廣點通的微信對接人。微信與廣點通合作的公眾號廣告從2014年2月開始內測,一直到7月才公測上線。在微信剛剛開始內測時期,為了不影響用戶體驗,嘗試只在公眾賬號開放14個字的灰色文字鏈。上線之後,良好的效果進一步刺激了廣告主的投放熱情,同時也增強了廣點通和微信團隊的信心。

2014年下半年,由於是電商雙十一雙十二的黃金旺季,加上微信支付的良好運用,因此電商廣告在微信上開始活躍起來。品牌廣告多起來。寶潔和聯合利華在微信廣告上的反饋稱,每次活動的優惠信息能獲得50%以上的參與率。
最早做測試時,微信只開放了一兩百個公眾賬號,如今已經有一定量級的公賬號每天貢獻幾億流量。但微信並未完全放開,目前只開放給粉絲5萬以上的公眾賬號來申請加入流量平台。杜涵稱,隨著數據的積累和算法的優化,預計今年將引用給所有的廣告主,進而將生態打造更完善。

廣點通還希望能夠找到除了流量之外的核心競爭力——提高eCPM(effective cost per mille,每1000次展示可以獲得的廣告收入),希望能通過大數據應用、效果優化等平台能力把更多的廣告主和流量進行精準匹配。

廣告界有句經典的話是“你有一半的廣告費用都浪費了,但你不知道這一半廣告費浪費在哪兒”。廣點通希望利用智能化營銷和背後的算法盡量減少那被浪費的一半廣告費。

之前,廣告主稱廣點通上做精準投放有30多個可選擇的標籤,如今已經拓展至上百個。羅徵說:“做小類別覆蓋的精準度會更高一點,質量控制好以後才能開放出去,一開始做100個標籤很難控制。這些數據都有,只是如何調好和調優的問題。 ”

騰訊廣點通總經理羅徵透露,下一步的重點是向外拓展,發展垂直領域的廣告主,主要是三大領域——汽車、金融以及在線旅遊。他最近在思考與數據商合作,降低廣告主投放的技術門檻和人力門檻,並更大程度上的可視化操作。

    “2015年我們將在保障長尾廣告主效果基礎上,降低投放難度。”羅徵稱,“對大的品牌廣告主,還會有更多數據合作。”

广点通社交廣告的未來
那些最前沿的廣告人已經發現,廣告的玩法變了。不再只是生硬的說教宣傳,更加拼創意拼美感,甚至可以成為像與閨蜜間討論的話題。這種新的社交廣告玩法正在改變廣告業。此時,諸如微博營銷、朋友圈營銷以及廣點通精細化運營的各種營銷新玩法也在國內火遍了半邊天。

若要論流量對廣告造血的能力,Google的影響力無人能敵。若論精準,無論如何預測也很難與用戶自己主動搜索的轉化率更高。 Facebook內部員工透露,扎克伯格在內部反復強調的一件​​事情是廣告影響力。 Facebook是一家很注重用戶體驗的公司,他更關注廣告與真正朋友消息的相似性,以讓廣告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可能用戶並不會對某一次廣告發現有感知,但真正要用的時候,能想起來這個品牌。在廣點通的移動廣告轉型中,一大驚喜是信息流廣告。如果按照傳統的方法做Banner廣告,會佔手機至少十分之一的空間,而信息流的好處是當用戶沒有興趣就劃過了,並不會影響內容的佔位。這是Facebook最早使用的廣告模式,在國內新浪微博、QQ空間和微信朋友圈先後進行嘗試。

諸如微博之類的效果廣告平台,可以通過社交賬號精准定位到人,並追踪人的信息把你需要的廣告推送給你;而Facebook在做的事情是,通過分析各類社交數據源,推薦與你感興趣的內容相似的東西,生成可能影響到你的消息流,讓廣告變得更像信息。如果類比媒體模式,就是一個在做影響力,另一個卻在博取點擊率。

信息流中是否應該加入廣告爭議有增無減,但從純商業的角度看,成敗的精髓還是用戶體驗與商業化之間的平衡,核心都在看不見的魔鬼細節中。根據一份並未證實的內部PPT顯示,微信朋友圈的廣告會首先展示給活躍度高的種子用戶,測試中的種子用戶點了贊以後,散播向他的好友,以讓廣告在傳播路徑上更像朋友圈消息。

騰訊廣點通營銷總監溫向東透露,
現在廣點通並沒有刻意強調做品牌廣告還是效果廣告,未來的方向是兩者並重。真正做好社交廣告的市場有多大,Facebook做Feed流以來的股價是個參照物。更創新的玩法,還在探索中。

按照Facebook的發展思路,未來的廣告或許會成為一種“影響力經濟”。如果你去一家餐廳吃飯,並在社交媒體中發布了此消息,你的朋友看到​​這個消息以後也去了這家餐廳吃飯。最終,在一個新顧客進入餐廳時,決策鏈條上的每一個用戶都可以根據自己對該行為的影響力定價,而作為國內社交領域巨頭的騰訊,正在通過其旗下的廣點通,讓這種模式進化出無限可能,這就是廣告。廣告將徹底消失,又或許無所不在。

所有偉大的想法最初看來都是天方夜譚,這也正是社交網絡的商機所在。

轉: 腾讯的流量生意

微信要在朋友圈賣廣告?

近來流出來以下的微信內測新功能; 其中一個亮點就是微信要在朋友圈推信息流廣告。而相信朋友圈廣告模式會跟facebook 一樣可以十分精準:1、可以分區域;2、可以分時段;3、可以分年齡;4、可以分男女;5、可以分興趣;6、可以分職業;7、可以分收入消費;8、可以分籍貫;

照片 1

其實朋友圈在2015年初發布廣告早就不是什麼秘密,這也是在騰訊11月發布了近似史上最差季報後股票依然堅挺的原因。因為在同期騰訊的銷售團隊正不遺餘力地去向各大4A公司及廣告主推銷微信朋友圈廣告。在廣告界,一塊最優質的金礦正待開採,而各大品牌廣告主都​​想成為第一支搶灘登陸的部隊,這可能會在未來一年內都會成為廣告界的談資:“某某某投了微信朋友圈上的第一個廣告”,賊有面子。

當然,微信為了廣告能符合自己的品牌形象,也避免用戶的反感,第一批登陸朋友圈的廣告會非常嚴格,至少得是寶馬奔馳三星星巴克這種水平,如果有蘋果特斯拉就更好了,而伊利蒙牛京東看起來形像都還不夠好。我也聽到有一位國內知名品牌廣告主抱怨過,自己在騰訊每年投幾千萬,但投朋友圈廣告卻還要排隊,再或者直接被拒絕掉了,理由是“老闆覺得你們的品牌不夠上流”。

starbucks

不知道這個老闆是不是張小龍,但至少目前,朋友圈廣告還是微信團隊在主導的,從一個最終確定可以投放的4A公司了解到,“朋友圈廣告的定價很高,說是微信團隊定的,按照CPM的形式售賣”,那價格高到什麼程度? “刊例價是三位數”,這是什麼概念,廣告展示還不到十次曝光也不管有沒有點擊廣告主就要付出一塊錢,這個水準已經遠遠超過Facebook的廣告定價。

關於微信朋友圈廣告的形式此前有很多猜想,但無論如何不會和Facebook的信息流廣告差距太大,畢竟,此前騰訊在QQ、Qzone上的信息流廣告已經大獲成功,在朋友圈時間軸裡插入,插入到第二屏或者第三屏,每天限制一定的曝光量,每人每天看到1~2次,大抵就是如此了,如果做得再絕一點,這個廣告還要支持分享,微信可以依靠分享帶來的曝光再收一筆錢。

聽起來簡直是筆一本萬利的買賣,騰訊股價不要說146,飆升到196都有可能,是這樣麼?相反,對此還是應該有些謹慎的樂觀,大家都知道朋友圈廣告要來了,朋友圈廣告是個寶藏,朋友圈廣告誰都想上,但是廣告主並不是不計回報的付出,如果真是100多元的CPM,再收分享、互動的費用,能承受這個價格的買家還是有限的,而且,在投放一次後是否有持續投放,或者簽框架協議,固定預算的動力都是存疑的。朋友圈廣告一定看起來很美,但更難的是,最終寫入騰訊財報中,整季度整年度的收入能做到什麼​​水平。

qq

這未嘗不是一種多慮,畢竟微信公眾號廣告是一個前車之鑑,在初期的風風火火下,很多前赴後繼的嘗試者,但基本都被廣告成本嚇退了,5塊錢買一個粉絲,對於還缺少特別有效盈利轉化途徑的公眾號來說,根本不能算是一樁合理的生意,除了類似“一條”這樣衝高閱讀量賺一筆投資的投機者以外,真心想做好這個平台的廣告主都望而卻步,洗了一輪下來,還有多少人對這個推廣形式寄予厚望呢?據悉微信廣告上日活躍的公眾號廣告主已經不足100家,如果不是應用下載撐著這個業務,也就基本結束了。於是很讓人擔心微信團隊對自己廣告平台的預期過高,繼續涸澤而漁。高溢價的CPM廣告只能做一波,尤其是優質品牌廣告主,他們的數量更少,耐心也更有限,一旦形成這個價格太不值的口碑,就很難挽回了。

朋友圈廣告若真的能支撐起騰訊的股價,務必要有成熟的廣告主服務體系,有完善系統和多樣化的廣告主形態,如同Facebook一樣,品牌、本地服務、APP廣告主注入,並能帶給廣告主確實的回報:打造圍繞騰訊移動社交平台的程序化購買能力,順應行業和市場的趨勢;同時引入應用寶的APP廣告主資源;通過LBS能力拓展本地服務,精耕細作……